
放疗过程中,患者的治疗前正确摆位是精准放疗的前提条件,传统的CT模拟复位和治疗床值复位不仅效率低下且无法精确评估。图像引导技术可通过机载的锥形束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在线扫描,可进行摆位误差修正和实时诊断。除此之外,肺部和腹部肿瘤在治疗过程中随着呼吸运动会有一定的运动范围,使用特定的4D-CBCT扫描方式可对患者的靶区进行实时追踪,从而实现精准照射。
相比于传统的三维适形和静/动态调强技术,容积调强技术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治疗效率上,其独特的剂量学优势更不容忽视,同类型患者采用VMAT技术,照射时间可以缩短20%-30%,治疗时间缩短意味着患者的耐受性更好;同样,VMAT技术在提升肿瘤靶区适形性的同时能更好得保护正常组织,提高治疗增益比,能有效提高肿瘤控制率并降低放疗过程中的毒性反应。
针对早期肺癌、肝癌,以及脑转移癌、转移性肺癌、转移性肝癌等,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发展迅速,其特点是:疗效可靠、疗程短、治疗次数少、可减少患者的住院周期,精准副作用少。利用加速器无均整器模式实现超高剂量率照射,可实现靶区内剂量高度适形和靶区外剂量迅速跌落。
乳腺癌放疗中面临的心脏跳动、呼吸运动通常会导致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induced heart injury,RIHD),当患者的呼吸时相在深吸气屏气末阶段(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DIBH),肝肾间隙,肺体积,胸壁-心脏间隙都可达最大化,在此时相内实施照射可明显减少放疗毒性反应。通过联合患者的深吸气屏气时相使用4D-CT的前瞻式扫描,对患者的深吸气屏气末时相进行阈值定义,射束只在DIBH时相出束,从而降低患者放射性心脏损伤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
人工智能辅助靶区勾画系统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图谱(Atlas-based)的自动勾画更具有优势,成功实现了复杂靶区的自动勾画,以鼻咽癌靶区勾画为例,传统手工勾画需要2-3小时,而自动勾画只需3-5分钟,大大简化了放射治疗的流程,提高了放射治疗全流程的整体效率。
经皮冷冻消融技术在CT/超声的引导下治疗全身各部位的实体肿瘤,影像下实时监测治疗边界清晰,治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无需全身麻醉,创口小,并发症少,手术开展方便,安全性高。
我院肿瘤中心开展复合式冷热消融技术,相比于其他外科手术、放疗等治疗方式,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经济性较好;RCT临床试验表明:复合式冷热消融技术(康博刀)与同类进口产品治疗效果及术后修复无差异,重要指标如冰球面积等全面优于同类进口产品;同时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消融针数量更少,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空间放疗技术(SFRT)一种创新的放射治疗技术,通过非均匀剂量分布精准打击肿瘤,尤其适用于大体积、难治性或转移性肿瘤。SFRT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免疫治疗等新兴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随着技术发展,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我科创新地应用双能CT联合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引导空间放疗技术(SFRT),更具备精准、智能、高效特点,该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