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入秋以来,温差渐大,秋季在为我们带来凉爽的同时,也为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带来了发病隐患。秋冬季换季气温变化剧烈,是慢性呼吸道疾病发作的高峰期。
秋冬季节,空气较为干燥,寒冷,冷空气刺激呼吸系统降低了呼吸道的防御能力,给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机。以慢阻肺、哮喘等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被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列为全球“四大慢病”之一。
“老慢支”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简称,多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气短、喘息等。常在秋冬寒冷季节发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出现气管弹性下降,严重者会出现气管塌陷,进而会出现慢阻肺,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
慢阻肺是一种不可逆性的疾病,但是通过积极治疗,我们可能会为疾病摁下“暂停键”,让病情不再进一步加重,慢慢改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研究显示,肺康复是慢阻肺患者和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常规和主动使用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疾病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耐力和促进疾病趋于稳定减少住院率。常见的肺康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有氧训练是呼吸康复治疗的基础,推荐的日常运动方式主要为步行。专家建议每周至少3-5天进行步行训练,每次20-60分钟,持续4-12周。运动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值60%—80%,如平时最大心率值为80次/分,运动时应保持心率为128—144次/分。
2.抗阻训练是有氧训练的有益补充,其主要目的是改善肌肉质量和力量。抗阻训练可以更好地缓解呼吸困难。日常可以使用哑铃,弹力带针对相同肌群进行隔天1次,每次1-3组。每组8-10次的训练,训练强度以60-70%为最大负荷。
3.体位引流是针对气道分泌物较多如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主要依靠重力作用辅助分泌物从气道内排出,可以改善通气,提升氧合。但是由于存在食管反流的风险,以及会对颅内压、心输出量产生影响,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训练。
4.呼吸肌训练
提高吸气肌力量和耐力,降低呼吸困难程度,对于无法耐受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的患者,可先进行阶段性的吸气肌训练,缓解运动性呼吸困难,增强患者信心。常见的呼吸肌训练器有三球仪(居家使用首选)、阈值负荷训练(Power-breathe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等。建议每周至少进行4-5次,每次30分钟间歇训练,以中等疲劳程度为宜。(参考以下视频)
5.呼吸策略的使用
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这些简单却有效的呼吸策略,患者可以轻松学习,掌握后便可以在无需他人帮助的情况下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困难,有效地排除气道分泌物,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2022 report) [EB/OL].
[2022-1-21]. https: / / goldcopd. org / 2022-gold-reports-2 / .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Health Estimates:Life expectancy and leading causes of deathanddisability[EB/OL].[2022-1-21].https://www.who.int/data/gho/data/themes/mortality-andglobal-health-estimates
[3]查震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22,28(03):171-176.
[4]李晓亮,何珊珊,季之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学,2021,32(05):120-125.
[5]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等.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2021年)[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1, 15(6) : 521-538.
[6]郭琪,曹鹏宇,喻鹏铭译.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物理治疗 证据到实践[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3.
作者:高孝蓉、朱薇薇
一审:谢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