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心面对“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致死、致残率高,因此又被称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随着人口结构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如75~84岁人群在10年内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高达7%,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疾病,本文拟从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诊疗与预防进行科普。

一、什么是股骨转子间骨折?

 

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下平面区域内的骨折,好发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患者多数会有明确外伤史,最常见的原因是跌倒,髋部直接着地,大部分老年人比较瘦弱,髋部骨头紧邻皮下,无缓冲作用,加上老年人合并骨质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轻微的外力即可以引起该处骨折。

 

二、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有哪些表现?

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常伴有局部畸形、反常活动。

 




三、需要进行哪些辅助检查?

X片:                                                                                      CT:

                                                             


四、股骨转子间骨折如何治疗?

1.保守治疗:

主要是卧床制动、下肢牵引,包括皮肤牵引及骨牵引,牵引疗法既简单又有效,优点是对患者生理干扰小,保护了患处血液供应,有利于骨折愈合,但是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后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对老年人危险性大,严重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2.手术治疗:

2.1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首选内固定手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PFNA、DHS等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及股骨近端钢板固定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PFNA适用于大多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可做到微创解决骨折问题,其具有创伤较小、可早期康复训练、并发症少等优势。


2.2髋关节置换术:

适用于患侧髋关节既往存有症状的病变,骨折合并骨肿瘤、股骨头坏死、严重骨质疏松、内固定难以进行有效固定,内固定失败需要翻修。

 

股骨转子间血运丰富,很少发生骨不愈合,治疗要点主要避免出现髋内翻、肢体外旋畸形,并预防肺部感染、血栓、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应以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等因素为根据,选择治疗方法。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时,应尽早采用手术治疗为原则,积极进行骨质疏松治疗和康复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五、髋部骨折的预防?

1.老年人要提高自身的警觉性,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预防跌倒的重视程度。

2.保持适当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游泳、散步、慢跑等,延缓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系统的衰老。

3.定期体检,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避免单独外出,乘坐安全的交通工具。

5.改善家庭环境,规范摆放物品,增加室内照明,在容易跌倒的厨房、洗手间等处,保持地面干燥或者铺防滑垫。

6.调整床、座椅、马桶、浴缸、楼梯的高度,有条件的可以加装扶手,便于老年人使用。

7.请老年人穿着宽松舒适的服装,保持鞋底防滑。

8.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是预防骨折发生及术后再骨折发生的重要措施,如补充钙和鱼肝油、适量晒太阳等。

 

参考文献:

[1]中国脆性骨折联盟,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创伤骨科学术工作委员会,白求恩·骨科加速康复联盟,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诊疗指南[J].  2020.DOI:10.3760/cma.j.issn.1671-7600.2020.02.001.

[2]何永好,李春亮,杜鑫,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 3(1):5.DOI:10.12677/JCPM.2024.31019.

[3]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外科学(第8版) 

[4]石波.王杨衡等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J].当代医学,2011,17(8):125—126.


作者:创伤骨科谢艳华

审核:张云  谭文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