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 — 无“核”


什么是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又称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磁共振成像是指在强大磁场的作用下,人体组织细胞内的氢原子核发生共振,磁共振仪器通过记录共振的轨迹,再通过计算机的数据重建,形成磁共振影像的一种技术。


磁共振成像主要用来检查什么?

磁共振成像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性检查手段。该检查主要利用磁共振设备,通过扫描检查部位,得到该部位的图像,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检查部位是否存在病变及病变的性质、范围等,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磁共振成像?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颅脑肿瘤、外伤、脑血管病、颅内感染性疾病、颅脑先天性畸形及发育异常、脑变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及椎管内疾病等。

2.五官及颈部疾病

肿瘤、炎症、外伤等。

3.纵隔病变

纵隔肿瘤、淋巴结病变、炎症及胸膜病变等。

4.腹部器官

肝、胆、脾、胰腺、肾上腺、肾脏、腹腔及腹膜后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炎症等。

5.盆腔脏器

子宫、卵巢、直肠、前列腺及膀胱的肿瘤、炎症等。

6.心血管系统

心脏肿瘤、心肌病、心包肿瘤、心包积液、主动脉附壁血栓、主动脉夹层及血管发育畸形等。

7.骨与关节

骨肿瘤、感染、外伤、关节内软骨、韧带、半月板、滑膜、滑液囊等病变及骨髓病变等。

做核磁共振成像前需要注意什么?

1.检查前,都需要去除金属物品,如硬币、钥匙、磁卡、假牙、发夹和项链等金属物品。因为金属会干扰磁场均匀度,影响图像质量,干扰医师诊断。

2.如果体内有金属异物,如起搏器、手术后金属血管夹及金属植入物等,检查前要告知医生,以免检查过程中发生危险。

3.女性患者妊娠与否需要告知医生,一般妊娠3个月以内不建议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3个月以上可行核磁共振检查。

4.上腹部检查前需要空腹6-8小时。胸部、腹部检查前需要进行呼吸训练,以利于配合完成检查,避免产生运动伪影,影响诊断。

5.检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检查时可佩戴专用防磁耳塞。


参考资料

[1]陈新国,王兴华,刘丽,等.  MRI和多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损伤临床价值分析    [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  (12):  2388-2391.  

[2]李德春,韩武师,李宁,等.  医学影像诊断学[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0.  362.   

[3]胡佳寿,田洪梓,孙金凤,等.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体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9  (09):  695-699.  

[4]章伟敏.医学影像技术学·MR检查技术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徐克,龚启勇,韩萍.医学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45-46,99,164-165,271-272.

作者:钟美玲

审核:吴宝玉、黄亮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