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院泌尿外科成功开展一例完全腹腔镜下女性前盆腔脏器切除+回肠切取+肠吻合+回肠代膀胱+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NOSES术。该手术是泌尿外科手术风险较大、难度系数较高、手术范围较广、步骤较复杂、耗时较长的微创手术。全腔镜下完成手术全过程,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NOSES),体现了极致微创、无“微”不至的效果。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泌尿外科在膀胱癌根治的微创技术领域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患者方某,女性,50岁,3年前因“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膀胱灌注化疗,术后1月进行二次电切保膀胱治疗。去年患者膀胱又出现多发肿瘤进行第3次电切,由于合并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无法耐受术后维持膀胱灌注化疗,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让患者夜不能寐,痛不欲生。经多方求医仍收效甚微。“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次入院复查膀胱镜+活检提示膀胱癌再次复发、且膀胱广泛纤维化、挛缩,容量仅约150ml,膀胱水扩张治疗无效。病检结果亦让患者情绪崩溃,思前想后10余天才慢慢接受需要全膀胱切除的事实。经医务科牵头院内多学科会诊讨论,认为患者膀胱癌(cT3aN1MO)诊断明确,有肿瘤根治手术指征。为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风险,泌尿外科手术团队为该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手术方案,即全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子宫双附件切除+回肠切取+肠吻合+回肠代膀胱+NOSES术。患者了解到该微创手术切口小、恢复快,术后腹部造口尿袋更换便捷,不再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困扰,立马下定决心与病魔斗争。
手术由泌尿外科副主任兼东院泌尿外科主任李志军博士主刀,在麻醉科、手术室、普外科(贺红杰副主任医师)的密切配合下,患者的膀胱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阴道前壁子宫双输卵管及卵巢切除、回肠段切取、肠吻合、输尿管整形+内置支架管、双输尿管回肠代膀胱吻合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标本自阴道残端取出。这样既避免了此类微创手术常规需要下腹壁切开8~10cm的手术切口(用于取标本,进行体外肠切除+肠吻合、输尿管代膀胱吻合等操作),也避免了术后长切口可能引起脂肪液化、愈合不良、感染、疼痛等并发症的风险。患者腹壁术后仅有几个“钥匙孔”样小切口及1个造瘘口,手术更加微创、美观,但医生需要多花费数小时来进行精细的腔内手术缝合操作,对手术团队的技术要求、默契配合、体能耐心无疑均是较大的考验。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患者第2天即肠道通气,术后3天下床活动,目前术后恢复良好,患者重新燃起了新生活的希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李志军博士介绍,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90%以上,具有多中心性、高度的复发与进展风险。膀胱癌早期症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由于血尿呈间歇性出现,当血尿停止时常易被忽视,容易被误认为疾病消失而错过最佳检查和治疗时机。所以,平时要注意观察小便的颜色,一旦有血尿或类似血尿的症状,一定要尽早去正规医院就诊。
专家简介
李志军
泌尿外科副主任兼东院泌尿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专攻泌尿系结石、肿瘤、畸形的微创治疗,擅长复杂性肾结石(铸型或鹿角形结石)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激光剜除术,腹腔镜下泌尿系恶性肿瘤(肾癌、肾盂癌、输尿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根治+尿流改道、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肾上腺肿瘤切除、输尿管长段狭窄整形(膀胱瓣、肾盂瓣、阑尾瓣代输尿管)、马蹄肾峡部分离、重复肾半肾切除等微创手术,对泌尿外科急危重症的处理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主持及参与多项省厅级课题。主编专著1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2部,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作为外科总教练培训南华大学医学生分别获2014年、2016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总决赛一等奖,2021年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通讯员:周英)
(审核:李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