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隐形杀手”!两名1岁多幼儿因坚果卡喉险丧命,这些急救知识家长必须掌握!】

【警惕“隐形杀手”!两名1岁多幼儿因坚果卡喉险丧命,这些急救知识家长必须掌握!】

通讯员:陈意晴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抢救了两名特殊的小患者——1岁6个月的澄澄(女)和1岁9个月的晨晨(男)(均为化名)。两名幼儿分别因巴旦木和核桃仁卡入左侧支气管,险些酿成悲剧。经过多学科联合手术救治,目前两位宝宝已转危为安,正在康复中。

image.pngimage.png

 

 据接诊医生介绍,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意外伤害中的“隐形杀手”,其危险性仅次于溺水和交通事故,约80%的病例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除了常见的坚果类食物外,纽扣电池、玩具零件、笔帽等小物件也可能成为致命“凶器”。异物阻塞气道后,孩子会出现剧烈呛咳、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气道完全阻塞超过5分钟,可能导致脑死亡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切勿延误,以免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或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image.png

 预防胜于抢救!家长需牢记以下安全提示:
 1??避免给5岁以下儿童喂食花生、坚果、果冻等易呛食物
 2??进食时保持安静,禁止孩子跑跳、说笑,避免分心导致呛咳;
 3??妥善存放小物件,将硬币、纽扣、电池等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同时避免将小物品含在口中,以防不慎脱落呛入气道;
 4??定期检查玩具,确保没有零件松动或脱落的风险。

image.png 

 如遇紧急情况,请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抢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特别提醒:不要盲目拍背或用手抠挖,以免异物进一步深入气道,加重危险。

image.png

image.png·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普的广泛传播,此类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已下降了40%,但每一起事故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守护孩子的生命安全,需要每位家长时刻保持警惕,筑牢安全防线。转发提醒,让更多家庭远离意外伤害,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