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27 年护理长卷,绘就生命温暖诗行

image.png

在生与死的交界处,总有一袭白衣执着守望。她以27年光阴作笔,在呼吸科的方寸病房书写大爱无疆;用仁心仁术作舟,为危重患者摆渡生命希望。今天,让我们走近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刘艳,聆听这位"生命守护者"的动人篇章。

危难时刻勇担当,初心如磐践使命

时光回溯到 1997 年,刚从湖南环境生物学院毕业的刘艳,怀揣着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憧憬,毅然投身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护理工作。从此,她的人生便与这方病房紧密相连,与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

2003 年,非典疫情如一场风暴席卷而来,打破了生活的平静。24 岁的刘艳,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缨进入衡阳市南华医院非典隔离病房。在那片被病毒笼罩的特殊区域,她与死神赛跑,与病魔较量。每一次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都可能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但她从未退缩。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她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那一刻,她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泪水与汗水交织在一起。这泪水,是对使命的敬畏;这汗水,是对责任的担当。她深知,这不仅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从此,她的肩上多了一份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的使命。

2020 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刘艳已成长为护士长。此时,她正处于怀孕期间,无法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然而,她并未置身事外,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坚守在抗疫的战场上。她带领呼吸科护理团队,在科室协助主任完成新冠疫情期间医院的抗疫工作。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她和团队成员们日夜奋战,就像一群无畏的战士,守护着医院的安全防线。他们出色地完成了院内、外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筛查和住院患者的救治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了重要力量。每一个忙碌的身影,每一次细致的护理,都彰显着她对护理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科研创新破难题,技术攻坚惠患者

刘艳始终坚信,技术创新是解决临床难题的关键。2005 年,她远赴北京协和医院进修重症监护,从此在 ICU 深耕 15 余年。在这 15 年里,她始终与科室主任紧密配合,以技术创新为武器,破解一个又一个临床重症患者难题。她所在的团队年抢救急危重症患者 2000 余人,每一次成功的抢救,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挽救,无数患者在团队的精心救治和护理下重获新生,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2012 年,刘艳赴北京空军总院学习超声引导下 PICC 置管技术。学成归来后,她面临着 ICU 没有超声机的困境。但这并没有难倒她,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她每天抽空去医院 B 超室学习床旁超声使用,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一位长期住院患者因血管条件极差,无法建立有效输液通路,生命危在旦夕。刘艳结合医院超声情况,大胆创新,进行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 PICC 置管。经过不懈努力,她成功开展了医院首例无导针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 PICC 置管术,为患者打开了生命的通道。此后,她将这一技术在医院各科室推广应用,至今,她个人累计完成复杂血管通路置管 1500 余例,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0.5%。这一技术,不仅为患者减轻了痛苦,更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4 年,她协助护理部成立湘南首家血管通路护理门诊。团队每年为 3000 余名门诊患者维护“生命通道”,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 98 岁,最小的仅出生 3 个月。这一创新举措,就像一场及时雨,为患者带来了福音,更提升了医院的护理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先进的护理技术。

学科建设创品牌,人文关怀暖人心

“不能让患者出院后需要帮助联系不上我们!”这句朴实的话语,是刘艳常挂在嘴边的,也是她始终坚守的信念。2018 年担任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后,她敏锐地发现慢阻肺患者反复住院率高达 40%。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牵头组建“呼吸康复护理特色学科群”,联合呼吸科、康复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创新推出“评估 - 干预 - 随访”全周期管理模式。

一位 72 岁的慢阻肺患者张大爷,曾每年住院 6 次,身体和心灵都饱受折磨。经团队制定个性化肺康复计划后,通过家庭氧疗指导、呼吸操训练及远程监测,张大爷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近两年急性发作明显减少。这一模式使科室慢阻肺患者年均住院次数下降 35%,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image.png 

2023 年,刘艳首创医院“肺癌全病程管理”服务,组建 4 支医护患绑定团队为科室肺癌患者进行全病程服务。在她看来,护理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要传递温暖和关怀。一位晚期肺癌患者吕叔叔因化疗副作用多次想放弃治疗,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刘艳带领团队为其定制“身心双护”方案,除了让医护为患者进行专业药物治疗外,她还亲自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用温暖的话语和鼓励的眼神,让吕叔叔重新燃起了希望。她还自费为患者及家属在科室创建“幸福呼吸,书香福尔”读书角,为他们免费提供抗癌励志书籍和有声故事,每月末组织病友进行医护患交流会。在刘艳和团队的悉心照料下,几个月后,吕叔叔不仅完成治疗,还成为病区“抗癌故事分享员”,用自己的经历鼓励着其他患者。此项服务开展以来,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 42%,满意度达 97.5%。刘艳用她的人文关怀,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让他们在病痛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生命的希望。

躬身笃行结硕果,砥砺奋进再启航

27 年的护理生涯,刘艳用她的坚守与奉献,收获了累累硕果。2024 年,她带领团队收治患者 5630 人次,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她和团队成员们的辛勤付出;完成护理质量改进项目 1 项,为提升护理质量不断努力;培养 3 名康复专科护士,为护理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科室发表科普文章 17 篇,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组织参加 20 余次下乡及社区义诊,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基层;申请专利 5 项,申报省级课题立项 3 项,市级课题立项 1 项,发表论文 10 余篇,为护理科研事业做出了贡献;团队获各级荣誉 13 项,科室 2 名护士考取了护理研究生,这些荣誉和成绩,是对她和团队的高度认可。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刘艳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她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耕耘者,在护理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用她的专业与爱心,为患者撑起一片健康的天空;她用她的执着与坚守,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她会继续砥砺奋进,在护理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